千千小说网 > 匡政之路 > 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的要走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的要走了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匡政之路 !

    ps:

    求票啊!推荐票和月票都好难看,难看到老曾都不顾颜面地给自己投推荐票和月票!真是太...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姜春华和石琳都在家,还有两位客人,宋菲菲和薄冰。这两位算是石琳非常要好的闺蜜,尤其是薄冰,开始时只是宋芳芳的朋友。石琳跟宋芳芳关系也不错,大家经常在一起玩,后来石琳非常喜欢薄冰率真单纯的性格,两人很快就成了好姐妹。

    而宋菲菲,尽管她与傅刚的“绯闻”已经成为朗州市公开的“秘密”,但是架不住她长袖善舞,为人又热情,石琳也抹不下面子,就这么处着。

    看到苏望回来了,宋菲菲笑呵呵地说道:“难怪刚才石琳一直都心不在焉的,原来苏县长要回来了。冰冰,我们回去了,不要打扰苏县长和石琳的二人世界。”

    石琳轻轻地打了一下宋菲菲,“就你多嘴,草莓都堵不住你的嘴。不要那么着急走,吃完东西九点再走吧。冰冰,坐下吧。”

    苏望洗了一把脸,跟母亲姜春华轻声聊了几句,便回到客厅,在石琳身边坐了下来。

    “苏望,今天宝宝很活跃,踢了我好几次。”石琳迫不及待地说道。

    “是老大还是老二?”苏望乐呵呵地问道。石琳早就做过b超,虽然不知道胎儿的性别,但是却能确定怀的是双胞胎。

    “我想想,”石琳手里拿着咬了一口的草莓,侧着头真思量起来了,“可能是老大,我总觉得老大调皮一点。”

    苏望不由苦笑,都在肚子,谁会先生产出来,老天爷都不知道,石琳却直接把大小给排序了。想当初石琳多聪慧的女子,首都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想不到一怀孕智力就急剧下降。

    “对了,苏望,刚才覃师母打电话过来了。”石琳想明白后接着说道。

    石琳说的是杨明和的妻子覃笑云。在覃长山调任首都后,覃笑云也生了小孩,干脆一心一意跟着老公走,直接把工作关系调到位于莲山区的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而作为过来者,在得知石琳怀孕后,覃笑云便乐此不疲地向她传授经验,三天两头打电话过来,估计是想把自己怀孕时的遗憾和犯下的错误都要在石琳身上弥补过来。

    宋菲菲眼睛一亮。支着耳朵继续听着苏望和石琳两口子的话。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插了一句道:“我听说榆湾区的罗书记病倒了。已经无法坚持工作了,市里估计要调整榆湾区领导班子。苏县长,这应该是个好机会,正好可以调回到市区来。现在石琳都这么大的肚子了。你又不在身边,真的不大合适,市里领导应该会体谅你的情况吧。”

    苏望看了一眼这个越来越漂亮和妩媚的女人,淡淡一笑道:“这个谁说的清楚,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吧。”

    宋菲菲也是适可而止,不再就这个话题谈论下去了,而是跟石琳、薄冰就婴儿小衣服的款式展开热烈的讨论。

    苏望深深地靠进柔软的沙发里,心里的思绪却被宋菲菲的话给牵扯开了。

    榆湾区区委书记罗光辉病重的消息他早几天就知道了。龙玉珍调任榆湾区区长之后,市里领导期盼的通力合作的情况没有出现。反而两人有点貌合神离。据说是罗光辉不大喜欢龙玉珍这个人,所以不是很给这位搭档面子。几次碰壁后,龙玉珍好像也有点心灰意冷了,只是做该做的事情,绝不会多掺合。

    于是罗光辉就能者多劳。为榆湾区的事情操碎了心。可是事与愿违,榆湾区这两年却频频爆出事情来。几家央企、省企弃朗州而去,举厂搬往建宁、潭州等荆南省经济发达地区,把榆湾区的经济总量一下子拉下来不少;几家榆湾区的市属企业因为改制不成功,下岗工人闹意见,上街游-行,到市委大院门口静坐;榆湾区铁路枢纽的地位越来越显现,因此带来的流动人口骤增,而朗州火车站附近的社会治安也是越来越差,搞得怨声载道;中部高速公路贯穿半个朗州市,连接榆湾区,加上连通下属各县区、其它地市和黔中、恭庆两省市的两条国道、三条省道和数条县道车流量越来越大,而交通管理又跟不上,造成朗州市区拥堵地一塌糊涂;等等诸类事情。

    在另一方面,榆湾区又要面对经济飞速增长的渠江县来势凶猛地紧逼。经济搞不上,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精疲力竭的罗光辉最后还是支持不住倒下了,因为神经衰弱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最严重的莫过于他的心绞痛。据说被送到省医院检查后,医生直接建议,要命就不要工作了。

    有时候就这么巧,第二天苏望趁早赶回渠阳镇上班,正按计划跟潘维、钟秀山、路建设、刘宇生、蔡浩等人谈话,临近中午接到詹利和的电话,让他到市里来一趟,说有重要事情要谈。

    苏望只好把行程安排推迟,再跟安孝诚打了声招呼,急急忙忙赶往朗州市区。到了市区,先随便吃了中饭,掐准时间去了市委大院詹利和的办公室。

    “苏望,罗光辉的事情你听说了吧?”詹利和提起这位部属,语气带有不甘和可惜。

    “詹市长,罗书记的事情我听说了,身体不要紧吧?”

    “已经抢救过来了,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了,只是不能再正常工作了,必须病休两到三年。”

    “詹市长,依我看人没事就好,养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罗光辉病休,但是榆湾区的工作不能停下来,今天黄书记找我谈话,可是直接点了你的将。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詹市长,是去区委还是区政府?”苏望沉默了几秒钟后便直接问道。

    詹利和清楚苏望的考虑。按照他的政绩和派系对其的“培养计划”,下一步就该去党委那边当一把手。所以苏望要问清楚,如果去榆湾区当区委书记,他还可以考虑一下,如果黄云才点将让他去当区长,他才不会去当那个“活雷锋”。

    詹利和迟疑一下,斟酌着词句说道:“原本黄书记想让你去榆湾区当区长。”

    虽然苏望政绩出色,背景硬扎,但毕竟太年轻,直接推上区委书记,尤其是朗州市首府的榆湾区区委书记,黄云才再器重苏望,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但是我向黄书记建议道,榆湾区工作一直不见起色,关键问题是没有一位有魄力有手段的班长坐镇。”詹利和对榆湾区问题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晰,也跟苏望此前的看法基本上保持一致。

    “黄书记考虑了很久。终于认同了我的看法。”

    苏望点点头。他能理解詹利和希望自己留在朗州市。因为如果把苏望、李川等这样的派系重点培养对象留在自己辖区里进行“照顾”。至少可以引起派系大佬们的注意。

    “詹市长,你的意思是黄书记和你基本上同意我调任榆湾区区委书记?”苏望顿了一下问道。

    “是的,这是黄书记和我达成的共识。”

    苏望心里有数了,虽然朗州市常委班子这两年也有了部分调整。但是黄云才和詹利和都是有手段的人,互相配合又默契,所以两人一联手,基本上就能影响市常委会的最后决定了。

    “詹市长,调任榆湾区区委书记,我服从组织的安排。只是希望组织上能接受我的几个建议。”苏望将调任榆湾区的利弊衡量一下,最后决定接受黄云才和詹利和的“好意”。虽然派系大佬有调任自己的意向,但具体去哪里也还是要听取自己的意见。而且调任榆湾区区委书记也符合他们的“培养规划”。

    詹利和听明白苏望的话,他愿意调任榆湾区。接手这个“烂摊子”,这一举也差不多算是把自己的前途押在这个让黄云才和詹利和头痛不已的地方。毕竟按照人家的人脉和资源,想换个安安稳稳熬资历升级的地方太简单容易了。既然如此,人家提几个要求就不为过了。

    “行,你先说给我听听。如果合情合理,待会去黄书记那里你可以当面跟他提。”詹利和满口应承下来。

    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得不像话的苏望,黄云才心里感概万千。榆湾区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罗光辉此前只能说是勉强维持着,可是离自己和市里的要求却差得很远。朗州市在荆南省算是中等地市,并不太引省里领导们的注意。可是黄云才也想进步啊,要想让省里大佬多“念叨”自己几次,必须在朗州市搞出比其它地市出色的政绩来。可是遍数朗州市,五方县虽然经济实力强劲,可大半的底子来自于几个大型煤矿和金矿,发展潜力几乎没有了。好容易出来一个渠江县,这两年成为荆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县,甚至在全国都排在前面。常青纺织集团年产值暴增数倍,达到五亿多,几乎成了荆南省乃至华中地区数一数二的纺织企业,更是竹纤维纺织行业的翘首,而且其盈利能力更是屈指一数;富江联合种植公司年产值达到三亿,其运作模式、盈利能力以及对当地农民的惠及程度,可是受到省和中-央的交口称赞,《团结日报》头版和ccxv的《七点新闻》也是上过好几回。锦绣瓷器、渠江造船厂等等,也都在苏望的金手指下成为会下金蛋的小母鸡。

    除此之外,渠江县还是“全面发展”,乡村、城镇医保制度的完善和普及;卫生和教育体系和机制改革,让渠江县成为其它县区百姓羡慕的“宜居地”;还有财务、政务双公开;城镇新旧结合的完美扩建;成为高档休假区、香江宝岛和海外富豪名人往来不绝的妙华古观等等,甚至有好事的记者将渠江县描述成为“小康之县”,这个赞誉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至少渠江县很多老百姓觉得这说法还算靠谱。

    正是因为苏望这些出色的政绩,黄云才在榆湾区问题上首先就想到他。毕竟朗州市不能光靠一个渠江县撑门面。榆湾区的底子比渠江县不知厚实多少倍,要是真的被苏望又用金手指给完全开发出来了,那么爆发出的能量和影响不是渠江县能比的。

    黄云才想定了就采取行动,直接跟詹利和沟通。首先苏望目前在众人的眼里是挂在詹利和的“名下”,是他麾下的“头马“;其次,詹利和是市长,榆湾区一二把手的调整,不跟他协商。恐怕难以成事。

    但是听完黄云才调整龙玉珍为区委书记、苏望接任区长的想法,詹利和隐晦地指出,他的这种想法可能无法实现。

    詹利和点了苏望的背景,比较直白地向黄云才表明,苏望名义上是他这边的头号大将,可人家背景通天,一般是指挥不动的。所以要想让苏望就任榆湾区区长,必须征得他本人的同意。

    黄云才当时就明白詹利和话里的意思,知道光一个区长恐怕是打动不了苏望。想一想黄云才便释然了,人家前途远大。没有必要接你的烂摊子。现在谁都知道榆湾区情况复杂。要不然怎么会让几位书记区长在此折戟?人家会为了你一个小小区长把前途押上?别的不说。人家在渠江县县长位置上不比你那个破榆湾区区长舒服稳妥多少倍?

    黄云才还想到另外一个方面,要是自己强行调任苏望,让他背后的大佬们知道自己拿他们派系的“重点培养对象”“堵枪眼”、当得不偿失的消防队员还不给什么好处,能对自己有什么好看法吗?想想那些人的名字和职务。黄云才头皮就发麻,要是让他们给惦记上了,s委书记段春生再器重自己也白瞎。

    考虑一番后,黄云才接受了詹利和的好意,也在心里做下了决定。做事情就要气魄大些,既然要“请”苏望过来“救场”,就不妨大方些。

    谈了几句,黄云才让苏望谈谈自己的看法,无非是让他直接把要求提出来。

    “黄书记。詹市长,榆湾区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治安很差,所以区公安局必须加强建设,我推荐义陵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武琨同志调任榆湾区政法委书记和区公安局局长。”苏望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第一个要求。他对榆湾区的情况非常清楚,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就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自己非常熟悉和信任的武琨。而且这对武琨而言也有莫大的好处,因为按照一般的“传统和规则”,榆湾区政法委书记离朗州市公安局局长仅有一步之遥了。

    黄云才心里盘算了一下,榆湾区区常委里面,苏望已经有张宙心这位组织部长,加上武琨的政法委书记以及肯定要换的区委办主任,差不多就有三票,而且都是非常关键的位置,加上这位经济达人,玩手段斗心眼好像不是善茬,黄云才觉得这样足以保证他影响区常委的决定。只是黄云才没有想到的是,苏望居然会从大家都没有注意的社会治安问题下手,这让黄云才对苏望多了几分信心和期盼。

    想到这里,黄云才点了点头道:“苏望,你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市政法委和市公安局也向市委建议过,说榆湾区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希望对榆湾区公安局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嗯,市委会郑重考虑你的建议。”

    朗州市政法委书记已经换成市公安局局长刘建华,安明华被调任省厅副厅长,接替升任省公安厅厅长的傅德光,而原省公安厅厅长孟国柱则调任省纪委任副书记。

    提出这个要求后,苏望便开始简单叙述自己对榆湾区发展的想法。他一周要回榆湾区两三次,又有张宙心这个“内应”,榆湾区的情况真的非常熟悉。

    黄云才听完苏望的想法,一方面赞许他的识大体,不趁市委和自己“为难之时”狮子大张口;另一方面却在感叹高人出手就是不同。此前罗光辉等人提出的治理榆湾区理念重点多在如何对榆湾区辖区内的区市两级所属企业进行深化改革、复制渠江国企改革“神话”;以及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等等。而苏望却从其它方面入手,但是他的思路不仅让黄云才耳目一新,仔细一思量,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有点像榆湾区的症结所在。

    詹利和在一旁听得也是深有感触,但是他心里还有其它的想法,待到苏望的话刚落音,便找准机会向黄云才和苏望开口道:“黄书记,我那侄女最近要结婚了,而且在渠江县待得时间比较久了。我和我堂客都想她了。她毕竟一个女孩子,还是在我们身边比较放心。”

    黄云才知道詹利和把这个侄女当女儿养,听到他这么说,也明白这话里的深意,便转向苏望道:“苏望,渠江县的情况你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詹小芳要是调离的话,你觉得谁比较合适接任?”

    黄云才的意思很简单,借着詹小芳调走的机会。让苏望调整他留在渠江县的人马。这是惯例。而且由于渠江经济现状几乎是苏望一手打造出来的。就算苏望不说,黄云才、詹利和也要听取他的意见,以求最大的延续渠江目前的现状。

    苏望斟酌一下说道:“黄书记、詹市长,渠江县副县长杨萍同志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勇于担当,渠江县卫生教育和乡村城镇医保等改革工作都是她主持的,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原本我还准备向市委建议推荐,让她转到党委那边去加强锻炼。”

    黄云才心里念了念杨萍这个很熟悉的名字,觉得苏望的推荐非常合适。因为他也知道政府副职干得出色,必须要去党委那边“加强锻炼”,否则党委和政府的正职你就没有能力担当了。

    而深知苏望为人的詹利和却心里有点疑惑,他非常清楚杨萍现在是苏望在渠江最重要和最为重视的部属。也立下不菲的功劳。常委副县长转任组织部长,看上去算是进步了一步。可詹利和却觉得这种进步跟杨萍的功劳相比有点微不足道了,依照苏望的个性,不可能如此吝啬。但是在黄云才面前,他倒不好开口说话了。

    “还有就是我的老部下。富江镇党委书记钟秀山,几次跟我提及,他年纪大了,想调回县城工作,离家近些。所以请黄书记和市委考虑下钟秀山的实际情况,也免得我对这位老黄牛一样的同志失信。”

    一个镇党委书记的调动需要市委书记和市常委会考虑什么?苏望此言无非向黄云才表明,杨萍调任组织部长那边后,留下的常委副县长推荐由钟秀山接任。至于苏望“自留地”-富江镇的安排,那才真的不需要市委考虑,他自己就搞定了。

    回到詹利和的办公室,苏望拿起电话给宋红阳打了一个电话,直言道:“老宋,戴小嘉的案子你按照程序走,不要顾忌什么。”

    说完后对詹利和解释道:“詹市长,榆湾区公安局副局长宋红阳是我的老部下,他前几天查案查到我们县县委戴副书记的儿子戴小嘉,涉及到多起案件。老宋有些顾虑,便打电话向我咨询意见。我的意见就是依法办案,不管牵涉到谁都不用顾忌,有组织为他撑腰。”

    詹利和不由笑了,这才是苏望的后招。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这种过渡性的职务的确适合杨萍这样资历相对较浅,但是必须重用的同志,等过个一年半载,杨萍在县委副书记职位上站稳脚跟,把苏系人马也笼络地差不多了,组织部长一职自然可以让出去了,而这样杨萍就可以省了很多步骤,直接上升到县领导班子三或四号人物了。当初苏望下到渠江县,就是县委副书记兼富江镇党委书记,看来他玩这一手是有师承的。不过这小子倒的确会抓住机会,自己想把侄女调回身边,跟苏望提及过几次,想不到这小子倒是记在心里了。

    而且詹利和也清楚苏望这一手也是出于保护留在渠江苏系人马。戴党生被打压后却一直存在,无非是出于平衡安孝诚和苏望之间的关系,所以双方都默契地允许了戴党生保持现状。现在苏望要调走了,渠江县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戴党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戴党生一离开,自成一体的苏系人马反倒成了安孝诚和新任县长之间的平衡,两边自然不会轻易得罪,只会加紧拉拢。

    “嗯,我知道了。”詹利和也表态了,知道后续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