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匡政之路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可能要走了(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可能要走了(一)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匡政之路 !

    苏望喝了一口豆浆,不由地轻轻打了一个饱嗝,喉咙里回味着一股肉包的味道。他放下豆浆杯,按照惯例看起当天的《团结日报》。报名下面是2002年3月21日,正是今天的日子。

    头版头条是政治-局-常委,全国r大常委-委员会w员长董怀安同志在第x届全国r大常委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董怀安委员长在会议上指出,加强我d执政能力建设是未来一段时间d和国家重要工作之一。而加强法制和民主建设,则是我d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制和民主建设,从下往上是其中一个方向,尤其是加强县一级党委和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加强县一级党委和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充分发挥县一级r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是非常关键。因此,中央决定在岭东省咫尺县、东越省虚子县、南鹏市府城、云岭县彩云县、中原省河津县、川峡省平行县六县区进行县区r大代表直选试点工作…

    翻到第二版,则是几位新晋政治-局w员的讲话和动态,如东越省s委书记罗中令拜访沪江市,岭南省s委书记倪国秀视察南鹏市等等。

    看着这些消息,苏望心里不由暗生感叹。自从上次拜寿之后,俞枢平、董怀安、罗中令等人愿意向苏望透露一些有关高层竞争的策略和信息。不管是出于熏陶还是培养的目的,苏望的确眼界开阔了很多。

    这次换届,苏望也参与其中,不过只是听听风、提点小意见,但是却真正见识到顾国辉、俞枢平、董怀安。罗中令等人的政治智慧。如这次经过各大佬慎重考虑后,派系与现今一号首长-睿宁同志一系联手,坚决反对增加政治-局-c委人数。

    俞枢平向苏望私下解释过,现在中-央层派系林立,能够一手遮天的派系几乎没有了,这次换届增加政治-局-c委人数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加上各大小派系在各地错综盘结。如此一来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就有所减弱,要是c委人数再增加,那么中-央的掌控力就会更加削弱。

    经过一番纵横捭阖,这次换届后c委人数保持不变,但是学院派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如放弃了传统优势地盘-国务-院,转至全国r大。当然了,有付出也有收获,学院派此举后除了跟睿宁同志一系关系更加密切,也获得其它派系的尊重。

    正想着,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苏望猛地抬起头应了一声:“请进!”随即范海阳把杨萍带了进来。

    “杨副县长。快请坐!”苏望放下报纸。转出办公桌,招呼杨萍在沙发上坐下。现在杨萍虽然还是副县长,却已经是县常委了。。

    这两年,渠江县领导班子也做了一些调整。2001年年初。县宣传部部长夏志新调任五方县常务副县长,接替他的是原广电局局长谷镇涛。谷镇涛原本是夏志新的人,所以他能进县常委也得到了苏望的支持。可是在当上县委宣传部长之后,不知为何与安孝诚越走越近。于是,县常委会上安孝诚与苏望势均力敌的微妙局面被打破,于是苏望运作了一下,周开方转任县人大主任,提前享受起正处级待遇。而留下的县工会主席、统战部部长两个位子则由潘维接任,并顺势进入到县常委中。

    潘维人品虽然不值得一提。但是自从投到苏望门下,顿时将本身的“潜力”充分发挥,算得上“拼命三郎”。无论是在富江镇镇长、煤炭局副局长、安监局局长、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位上,都干得非常出色。这样的人苏望当然要重用。而潘维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从一个镇党委副书记一跃成为县常委,已经在渠江县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应。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感叹。有才能和肯干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跟对人。

    而常务副县长蔡威则是临危受命去了龙标县任县长。

    当初龙标县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韦乐阳担任县委书记,李平安留任县长。在这种情况下,龙标县领导班子大部分人都人心惶惶,甚至有好几位忙着四处钻营,以图能够“进步”。结果整个龙标县工作更加涣散不堪,“心灰意冷”的李平安在一旁冷眼相看,韦乐阳忙得焦头烂额,恨不得分出两具化身来,可依然按不住窟窿。2001年底,因为朗州客运段一趟列车调整停靠点,取消了龙标县里水站停靠时间。里水镇老百姓向县里请愿,请县里跟朗州客运段协调,维持原状,遭到了拒绝。于是愤怒的里水镇百姓上千人走上铁路,硬生生地将xg线给堵了五个小时,震惊了全省。当时又值换届敏感时期,挨了一顿排头的黄云才大怒,让李平安提前退休养老去了。

    由于当时事出突然,市常委对龙标县县长人选没有准备,于是让蔡威撞到了这个大运。贺五华则向前一步,接任常务副县长。

    待杨萍坐定,苏望便直奔主题道:“杨副县长,最近县领导班子会有些调整,所以我想跟你做个沟通。”

    杨萍不由一愣,县领导班子会有些调整?谁会走?现在渠江县形势大好,不少人都在想尽办法掉进渠江县来镀层金。

    2000年结束,渠江县gdp成为朗州市第四名,而到了2001年结束,由于中部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加上常青纺织集团、富江联合种植公司和锦绣瓷器公司等企业爆炸式增长,渠江县居然奇迹般地将五方县“斩于马下”,成为朗州市各县区gdp第二名。第一名的榆湾区主要是因为底子太厚了,勉强还撑在前面,不过按照渠江县发展趋势,如果榆湾区不“发奋图强”,一两年工夫就可能被渠江县超过。

    正是有了这份瞩目成绩,渠江县领导班子都沾了光,夏志新、蔡威、贺五华、潘维和自己等等都因此受益。而作为最大的功臣,苏县长难道要调走了?

    杨萍心里不由微微一惊,作为苏系人马最能干、目前地位最高的一员。她和其他苏系人马一样,都希望苏县长能够接替安书记,成为渠江县的一把手,带领大家继续前进。

    她赶紧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静,然后答道:“苏县长,我听你的。”

    苏望呵呵一笑道:“杨副县长,你事关你的前途,怎么能说全听我的?我也只是提个建议而已。”

    杨萍也笑了,“苏县长,你请说。我好好斟酌一下。”

    “杨副县长。你的能力已经是有目共睹了。而且在政府这边几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该到党委那边锻炼锻炼,这样对你的前途和发展会有好处。”

    杨萍知道苏望说的全是实话。她成为副县长没几年,成为县常委也没多久,资历还浅得很。要想前进一步成为常务副县长都很难,离县长、县委书记的位置隔得更远。还不如转到党委那边历练几年,不仅能积累资历,还能丰富履历。

    可是杨萍疑惑的是现在渠江县委那边谁会走呢?谷镇涛刚上任没多久,不可能会动;县委办主任徐旭东是安书记的心腹,位置又关键,也不可能让出来;纪委书记赵信和政法委书记包大同在位置倒是有好几年了。也该挪挪位子了,可问题是这两个职位专业性太强,自己教育系统出身,又是女的,恐怕难以胜任。

    而且苏县长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这件事。难道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杨萍的心里转了好几个圈,最后迟疑地问道:“苏县长,难道出了什么事吗?”

    苏望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道:“我的直觉告诉我,我离开渠江县的时间不远了。”他的话没法讲透。从跟董怀安、罗中令、覃长山等人的交谈中,苏望感觉地出,他们觉得在渠江县待得稍微久了点,希望自己挪个位置,或许这是因为他们有对自己培养的计划和期望。但是苏望不好再深问,问了他们也不会说,只会在暗中安排。

    杨萍没有追问下去,她现在已经体味出苏望对自己的期望,这样安排意味着苏县长开始要整顿渠江县苏系人马和资源,并将自己推出来,担当为带头人。想到这里,杨萍不由想起老上司戴党生。

    只过了几秒钟,杨萍心里便摇了摇头,嘲笑自己得陇望蜀。她对苏望道:“苏县长,我听你的安排。”

    “好,既然你能想得明白就好了。杨副县长,我们再谈谈其它的事情。你到党委那边去后,你觉得老潘胜任你现在的位置吗?”

    杨萍斟酌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苏望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苏县长,安书记应该不会动吗?”

    “他应该不会动。”苏望肯定地说道,安孝诚去留跟他息息相关,詹利和一定会提前跟他打招呼。

    “苏县长,那谁会来接替你?”杨萍又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杨萍沉吟一会说道:“苏县长,我觉得,将来你调任离开渠江县,不管谁来接任县长一职,县委和县政府极有可能不会保持现在这样和睦的局面。如果是这样,我们没有必要将力量过于集中在县政府。”

    苏望不由笑了,他完全听懂杨萍话里的意思。他一离开渠江,换一个县长来,不管是谁,多半要在安孝诚手上吃亏。毕竟像自己既能玩心计又能干实事的“人才”还真不多。那么县委和县政府也不会像现在,简直就是朗州市委、市政府恨不得天天宣传的党政团结合作模范。

    苏望是县长,自然要对县政府绝对掌控,“重兵”囤积于此很正常。如果他离开渠江县,苏系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囤在县政府那里掺合,因为这很容易被新来的县长拿来当挡箭牌。

    得到苏望的赞许,杨萍继续说起自己的思路来:“苏县长,你为我们渠江县制定的发展计划可以用十年,这一点包括安书记、贺副县长等人心里都有数。所以不管新来的县长怎么想,他们都会竭力保证按照苏县长你的规划执行。因此,我觉得接任我位置的人,只需一位执行力强的老同志就好了,比如说富江镇的老钟。”

    富江镇党委书记钟秀山?苏望不由感到很欣慰,就算自己离开渠江,这边的这一摊子也可以放心地交给杨萍了。

    又谈了一些其它的事情,杨萍便起身告辞。

    苏望坐在办公桌后面默然想了好一会,然后拨通电话道:“老宋,事情办的怎么样?”

    “苏县长,戴小嘉已经被我派出的侦查员严密监控着,也掌握了足够和确凿的证据,只等苏县长你一声令下就可以对其实施逮捕。”

    苏望默然了几秒钟又问道:“老宋,戴小嘉的事大不大?”

    宋红阳在电话那边低声道:“苏县长,根据初步调查,戴小嘉有好几件事都牵涉戴书记那边。”

    “好的,我知道了,老宋,继续盯下去,还有,切记不能打草惊蛇。”

    “苏县长,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办。”

    放下电话,苏望坐在办公桌后面不知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直到范海阳又敲门。

    “苏县长,老丁要我问一声,你今晚要回市区吗?”

    苏望看下手表,已经晚上六点钟了,不由猛地站起身来道:“回去,要回去,又要辛苦老丁一趟。海阳,你就不用去了,回家好好休息吧。”

    去年下半年,石琳终于怀孕了,预产期在今年7月份。知道这个消息,姜春华姜大董事长大喜过望,干脆举家迁往市区,反正苏家在义陵县产业也不值多少钱了。苏家一大家子,包括老爷子苏盛、苏父苏仁、弟弟苏希都住在苏望小窝同一个小区的房子里,姜春华则住进苏望小窝,贴身照顾石琳,就是她每天去朗州学院上下班,都是姜春华让司机开着车,她亲自陪着一起去。

    在这种情况下,苏望回市区也更加勤快了,也更加辛苦了,不过他倒是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