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南宫 > 第八十二章 策论

第八十二章 策论

作者:小小小棕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大南宫 !

    为什么二皇子会知道他们的上书内容?难道是他也察觉了武皇想要改革的心思,所以自己刚好也有此建议。

    这是……凑巧?

    但很快,这份猜测就被粉碎。

    杨子诀继续道:“其四,改革刑律……凡处死刑者,郡太守必亲临审讯,若两千石不能决,乃度廷尉……”

    这与霍南君所呈的折子上,再次吻合。

    不只是霍南君,皇后、袁庆、刘书易等人皆是面露惊色。

    这……还是凑巧?

    这怎么可能是凑巧!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二皇子会知道《上武圣言事书》的每项举措。

    此书是霍南君亲自撰写,直到昨日才算完整落成。除了几位近臣,其余此前都是对外保密的。

    但二皇子显然不是信口拈来。连皇上似乎都知道?

    事情变得诡异起来。

    这时,皇帝以手示意,同样打断了杨子诀的话。

    他看向霍南君,问到:“如果京外州县没有廷尉,又该如何?”

    霍南君知道,杨子诀的这一段话,只说了一半。她甚至不需要翻看折子,都能晓得下面的内容。

    霍南君神色复杂,她径直将下半段话背出来:“神州统外,移之刺史,刺史有疑,亦归台狱。”

    他们一人一句,将这一小段补齐。

    如此,也算印证了他们心中的猜测,他们所述的果然是同一件事。

    武皇帝笑道:“看来关于这策论,你们所见略同啊。”

    霍南君目含震惊的看向杨子诀。她的第一反应是,《上武圣言事书》泄密,被二皇子蓄意窥视?

    但见杨子诀眉间微蹙,看上去也很惊讶的样子。

    霍南君问道:“为什么二殿下会晓得,此上书内容?”

    杨子诀看着霍南君眼中的质疑,神思复杂。

    他还未说话,一旁的四皇子杨子勋已冷笑出声:“这句话,应该是我二哥来问吧?”

    “四殿下是何意?”

    杨子勋站起,道:“昨日,我二哥就向父皇献上一篇策论。也是关于吏治改革,而今日这篇《上武圣言事书》,现在为止的四条举措,都与我二哥的策论如出一辙!这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呢。”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连皇后都神情陡变。

    谁也没料到,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昨日霍南君才刚刚完成最后的编纂,就算是被人泄密,也不可能马上就出现在皇上的御案上!

    杨子诀递上策论的时间,甚至比她落稿的时间还早!

    这怎么可能呢!

    这一前一后两篇文章,同时上呈圣上,如果内容一致,那么迎来的后果是什么?

    武皇帝此前那古怪的眼神,也终于有了答案。

    文穆皇后意识到事态不对,她故作镇定的道:“哦?二皇子也上过策论?”

    皇帝眉宇之间带着几分玩味,说:“不错,子诀献上策论时,他还与朕探讨了一番。没想到太子今日也有此意。这样吧,花瑞,去把那章策论拿过来,也一块儿看看。”

    “是。”

    太监总管领命去了。

    而殿中的议论声,却不再消停。

    吏治改革的建议,原本是一件功绩。但同时出现两份,大功就可能变成大罪!

    绝不可能是太子和二皇子心有灵犀,一定有一方是抄袭挪用,欺君罔上!

    而杨子诀献上策论在先,这是不争的事实。

    甚至连霍南君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她还未完成落稿时,二皇子的策论已经出现在御前。

    如果皇上认定,《上武圣言事书》是挪用杨子诀的策论,那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了。

    到时候与太子一起联名上书的诸位大臣都可能被降罪。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霍南君。

    到时候,皇上要堵朝臣之口。削她封号,发配掖庭局都是轻的!

    事态对太子一方十分不利。

    这章奏折,的确在今日产生了一鸣惊人的效果。但那效果,却是一场急转直下的危机。

    在场许多人都已意识道,事态的严重性。

    皇后神色肃穆。

    杨子雍并没有具体的参与到上书的编纂里,所以他十分惶恐。

    他神情紧张的看向霍南君,该不会……

    而杨子诀的惊惶表情,让一些打暗自打探的臣子们以为闻见了真相。

    他们窃窃私语道:“瞧那边,我看啊,多半是东宫有问题。我就说嘛,一个小丫头,怎么会写出那样的文章。想也不可能嘛。”

    “是啊……我看八成是她想要邀功,又学识有限,所以偷窥了二殿下的折子。这下,她可是要把太子拖下水了。”

    四周质疑及冷嘲的眼光,像潮水一般淹没了那殿上娇小的身影。

    女子议政,牝鸡司晨,本来就惹人非议。更何况还是这派系复杂的朝堂。

    有多少人是等着看太子倒霉,有多少人又是坐观虎斗,又有多少是准备伺机而动。

    这些潜藏的暗涌,足以压垮一个人站在朝堂上的勇气。

    仅管霍南君神情淡然,但可想而知她此刻感受的压力,是来自文武百官的怀疑和讥讽。

    文穆皇后虽然愠怒,但此刻却愈加不能发作。

    她只担心,霍南君会扛不下去。

    毕竟,她只有十三岁。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上朝堂,面临的就可能是一场身败名裂。

    但霍南君终究没有退,她仍是一如既往的站在御前,背挺得笔直。对于耳畔汹涌的诽语,充耳不闻。就像暴风雨中的一杆孤旗。

    坐在下方的李意看着那女子侧影,握紧手指。他竟然有一丝想要上殿的冲动。

    丹陛上,上书监袁庆与霍元恭相邻而坐。他低声道:“相国,这折子我们都是全程参与讨论,最后是由霍姑娘整理的,她对此应该也是熟悉的吧?”

    袁庆问得委婉,但显然此刻他对这件事,也很惊疑。

    霍元恭一直没有什么表示。他只看着殿上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女孩子,心生赞赏。越是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境。这个侄女,的确不同凡响。

    霍元恭呷了一口茶,对袁庆道:“我相信她有能力写出这篇文章,没必要去窥视他人的东西。”

    袁庆心下稍安。

    就在此刻,花瑞从后殿归来。

    他双手捧着一卷奏折,终于带回了二皇子那份关键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