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拍案新惊奇 > 第四十卷第十章 :夹金山传奇急难遇良善

第四十卷第十章 :夹金山传奇急难遇良善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拍案新惊奇 !

    两天后的傍晚,黄英姑和周憨三来到了北京火车站。

    黄英姑望着首都北京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听着,望着街上人们的欢声笑貌和喇叭里高唱的歌曲,乐得笑弯了双眉,快活得像个小孩子,禁不住流出了喜悦的泪水……

    党啊,我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的白骨没有白抛!我们用我们的鲜血洗刷了祖国母亲身体上的污垢和耻辱,我们用我们的鲜血痊愈了祖国母亲身体上的创伤和痛苦,我们用我们的白骨建设起了共和国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们用我们的白骨铸造成了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力量!……

    黄英姑肩上斜背着包袱,周憨三背上背着行李卷,两人东张西望地走出火车站……

    两人的肚子都饿得扁扁的。

    前面有个饭馆。

    黄英姑说:“憨三,咱们尝尝首都的饭菜。然后找个住处住下来,明天再去找中央信访室。”

    周憨三应承着,二人匆匆来到这个名叫“车站饭店”的面菜馆。

    这是一个名叫马穆萨的回民开的牛肉面菜馆。主人马穆萨是个五十岁出头的豪爽善良的兰州回民。来北京开牛肉面菜馆已经十几年了。

    黄英姑领着周憨三走进车站牛肉面馆,寻个空着的桌子坐下。不上两分钟,勤快麻利的堂倌早跑到黄英姑身边,客气地问:“老乡,吃啥?”

    周憨三指着邻桌有人正吃得津津有味的大腕加工牛肉面,说:“就那个面,一人两碗?”

    “两碗?你们先吃吧,吃多少,给你们续多少。一次要多了吃不上,浪费了。加工牛肉面两碗!……”堂倌理解地朝周憨三和黄英姑笑笑,一路吆喝着走了。

    不大一阵,两碗热气腾腾的大腕加工牛肉面端上来了。

    黄英姑吃了一碗就饱了。

    周憨三狼吞虎咽了三大碗。吓得在一旁观看的其它吃客和堂倌目瞪口呆,只吐舌头。乖乖,这汉子正是鲁智深下凡、武二郎在世!你看他那胳膊腿子,怪不得那么粗壮!

    饭终于吃完。黄英姑叫周憨三掏钱。

    周憨三伸手一摸用别针别着口子的内衣袋,慌得满地乱转哭叫起来:“姐,咱们的钱叫小偷给偷跑了。姐你看……”

    黄英姑上前细细一看,衣袋从外面给割开一个刚好让票子掉出来的口子……

    这口子是何时被割开的?在哪里被割开的?周憨三和黄英姑一点印象都没有。火车上的可能性更大。现在是满天捉鹞子,你到哪里去捉?周憨三瘫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黄英姑生起了气:*领导的新中国,哪来如此胆大缺德的贼盗?这些警察们究竟是干啥吃的?堂堂首都北京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丑闻,让那些外国人看见多丢人!……

    堂倌望着周憨三胸口被刀片割开的口子,也同情地哀声叹气,去向老板汇报实情。

    马穆萨老人闻讯赶来,望着周憨三胸口的刀口,关心地向周憨三说:“乡亲,遭贼拉?多少钱?”

    “三,三千……”周憨三哭的好伤心。

    马穆萨摇头说:“看你们样子是来打工的农民工吧?你们是出门来北京挣钱的,你们带这么多钱干啥?贼娃子专门偷的就是像你们这样的乡下人!唉,出门打工,你们带上些路费和吃喝的零花钱就行了,你们鼓鼓囊囊的在兜里装上那么多钱,不招贼惦记才怪呢!好吧,别哭,饭钱我不要了!……”

    周憨三哭道:“大叔,我们的钱全部给偷走了。我们没钱住旅社,没钱明天吃饭……”

    马穆萨挠着头皮说:“你们是来北京打工的吧?”

    周憨三说:“大叔,我是来打工的。我姐姐是来上访寻人的。”

    马穆萨点头说:“你们是姐弟?你们想找打工的啥活?你们会啥手艺?”

    周憨三点头说:“我有力气,下苦的活啥都干!”

    马穆萨摇头笑着说:“尕娃,现在到处缺的是有技术的技工,比如瓦工、木工、电工、钳工、电焊工、车工、刨工、拉面工……等技工很吃香,一天的工资就一两百元!但没有一技之长的苦力根本不值钱,没人要!”

    周憨三慌了,忙说:“大叔,我能抗三百斤,从我们村里麦场不喘气走到我家里去。”

    马穆萨摇头笑道:“尕娃,你的力气能大过吊车吗?吊车一下子能把一辆汽车从我这门口吊到火车站门口去。吊一天顶你几百个人干活,才用十几块钱的油钱。人家不用吊车用你干什么?”

    周憨三失望地又哭了。

    马穆萨摇头叹气说:“尕娃,哭顶什么用?看你是个不惜力气的老实人,你们两个就在我这里留下来。你姐给我去洗碗端菜跑堂搞卫生,管吃住每月给她发两千块钱的工资。你给我打杂,给你一千五百块工资。你们不是要上访找人吗,你们先安顿下来,等把你们的人找着了,你们不想在我这里干,随时可以走。不知你们两个人意下如何?”

    周憨三高兴得忙朝马穆萨老人跪了下去磕起了头:“大叔,你真是活菩萨!我给您老菩萨磕头了!”

    黄英姑爷朝马穆萨抱拳施礼说:“老人家谢谢您了!我姐弟俩从此就打搅你了。”

    马穆萨忙扶起周憨三,说:“尕娃,快起!快起!这样的大礼我实在受不起!出门在外,谁没有个三长两短?谁没有个天灾*?谁保得住不需要别人帮忙?我是兰州人,象你们一样也是来北京的出门人,今后咱们就相依为命,互相帮助吧!我家里也是农村的,也很穷,带着儿子媳妇刚来北京,也是人生地不熟,能在这车站开起这个饭馆,也很不容易,也是受乡亲们帮助才混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黄英姑对丢失三千块钱不甘心,说要去车站派出所报案。马穆萨说他们认识车站派出所的警察们,忙令儿子马奎领着周憨三,匆匆向饭店对面的车站派出所去报案……

    周憨三和马奎走后,马穆萨令儿媳妇索菲亚,给黄英姑和周憨三分别在餐厅后面的套间里打扫卫生,腾挪出里面东西,收拾安排了睡觉的房间房和床铺……

    黄英姑和索菲亚将住宿的两个房间、床铺收拾好,周憨三和马奎报案完毕回来了。

    黄英姑从小持家当丫鬟,眼明心亮,干这些服侍人的活是她的拿手好戏。收拾好住宿房间后,黄英姑就帮着前厅服务员,开始收拾碗筷端盘子,招待客人。她手脚麻利,又有眼窍。前厅里的活她一个人就干的井井有条。马穆萨老汉和儿子媳妇看着黄英姑在前厅里的麻利表演,高兴得偷偷咧嘴笑了……

    车站门口来来往往人多,生意很是不错。饭店十点钟以后才关门。

    天气很热。饭店关门后,马穆萨一家人在后堂后里面的小院里的一棵葡萄树下喝茶歇凉。

    黄英姑来到马穆萨老汉身边,为难地说:“大叔,有件事情求您老人家帮个忙。”

    马穆萨将身边的一个小马扎推给黄英姑,客气地说:“尕娃,我真想和你聊聊呢。说吧什么事?是不是到中央上访的事?尕娃,你们还很年轻。我不知道你们要上访什么事,也不想知道你们上访什么事。但我知道到北京上访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这几年*越来越严重。中央在一个劲的反*,在一个劲的严打……但下面的这些贪官污吏们,中央有反*的政策,他们就有应对反*的*对策……到北京上访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多上访的人,北京能处理得了吗?尕娃,有啥事就忍一忍吧,别再告状了。尕娃,俗话说,退一步天地宽,进一步祸在前。到北京找中央访上访的人太多,让外国人看了不好看,不好听,所以中央采取措施遣返回去,所以在信访局等处上访的人比较少了。前些时候到北京上访的人可多了。小心把你们又给捉住遣送回哈拉沟去......”

    黄英姑很激动,忙说:“大叔,北京既然设立了信访局,这些信访局的人都是专门干这个工作的,那他们为啥不接待处理人民的来信来访,却要把来北京上访的人又强行遣送回原籍,交给他们的被告自己去处理自己的违反乱纪行为呢?”

    马穆萨摇头叹气地说:“尕娃,上访的人太多,处理不了吗,啊!不遣送回原籍,全部拥挤在北京,丢人现脸的能行吗?”

    黄英姑怒道:“吃着农民的种的粮食,穿着工人制作的衣裤,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拿着党和政府给的钞票,却不为党和政府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为工农百姓办事,这些信访干部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应当将他们遣送到厂矿去当工人,遣送到农场去种地当农民!应当让他们忆苦思甜,应当让他们接受再教育!......”

    马穆萨忙激动的笑道:“英姑,你说得对!说得对!面对*,*曾经搞过一个‘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虽然搞得过火了,打击的人太多了,打击面太大了了......但是,从现在*猖狂的严峻形势看,*将那些机关干部送到‘五七干校’去接受工农的再教育,锻炼锻炼,让他们忆苦思甜,这是正确的!我们在当红卫兵时,*曾说,这样的文化大革命每隔几年要搞一次.......看来这是有远见卓识的,是及其必要的!但是,英姑啊,咱们是些没权没钱的小小老百姓,我劝你,一半小事,还是忍一忍,别再去告状了!”

    黄英姑忙说:“大叔,我不是去告状的。我是去找人的。”

    马穆萨点头说:“不告状就好!不告状就好!那你去中央上访啥事?”

    大叔:“…………”

    黄英姑就将自己的传奇故事从头到尾讲给马穆萨听。并将金山县公安局复印的所有材料拿出来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