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零五章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

    绣儿想的是哄一会儿王康,就去端在锅里温着的羊奶。

    杨张氏见绣儿的样子,最后对绣儿说:“师娘,我先走了,屋里还需要我收拾呢!”

    绣儿以为杨张氏是想过去看看自己住的地方,绣儿见杨超放下东西,出门了,以为杨超是提前过去了,也就没有在给杨张氏拿院门上的钥匙。

    杨超确实是出去了,但是杨超却不是去了以后他要住的院子,他是去街上开的铺子里买送给王成一家和王杨氏一家的礼品。杨超和王平虽然在一块儿的时候多,但是杨超和王成不同,他的钱都是教给他娘的,因为两家没有分家,他手里的银钱不多,再多,他的手艺现在即使好了,但是比不上王成,他能赚的都是王成给的定数,没有打赏之类的东西。

    杨超手里的钱还是他娘在前两天晚上给的,要杨超买点儿东西,给这两家。杨张氏在婆婆面前肯定不好意思表现出爱财贪钱,所以钱是杨超接过来的。当时杨张氏说:“娘,我手里有钱,这节礼,我们还是能出的起的。”

    杨超娘当时就不高兴了,合着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动你的嫁妆啊,我儿子每个月都往家里能拿到两串钱,这年礼怎么能叫刚过门的小儿媳妇拿。杨超娘立时就把铜板给了杨超。而且杨超娘本来打算送送杨张氏的,这下好了,杨超娘也回娘家了,她不愿意送杨张氏来绣儿这里了。

    绣儿见杨张氏和杨超是自己走着过来的,而不是坐牛车送过来的,心里也纳闷。虽然说平时杨超来回的从家里到这里来都是走着的,可是那时候的杨超手里是没有拿东西的,哪里像今天一样,背着被子,提着衣服。再者了,这还有杨张氏呢,杨超家里又不是没有牛车,怎么说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搬家,怎么两个人就这么来了。

    虽然说进门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杨超提着,但是绣儿也没有多想,因为之前绣儿回娘家的时候,如果借不到牛车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王成提着的,在绣儿看来这很正常,压根想不到杨张氏在路上跌倒的事。

    绣儿指指右边,“房子在东边,你过去就好了。”

    杨张氏出去以后,没有去处,她也想看看以后自己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额,听杨超讲过不止一次,但是听说的总不上自己亲眼看见的。

    杨张氏看见的就是青砖瓦房,具体多少间不知道,看上去还有厢房。杨张氏走到院子门口,傻了,这院子门还锁着,自己怎么进去。

    杨张氏现在刚刚出来,怎么也得等绣儿喂完孩子再回去。杨张氏看看院子上锁的黄铜锁,心里叹口气,这杨超明明出来了,怎么门还锁着。杨张氏也不知道杨超是买东西去了,她还以为杨超是提前过来烧烧灶,等收拾屋子的时候会有热水,屋里也不那么冷。

    杨张氏在外面停了一会儿,才又回到绣儿家里。正好这时候,绣儿刚刚喂完王康和王安。绣儿把还剩点儿碗底的羊奶放在柜子上。

    绣儿看见杨张氏这才出去一碗茶的功夫就进来了,还以为杨张氏是少什么东西,过来借。绣儿挺大方的,家什不就是用来用的嘛!绣儿问:“是不是少东西啊?用什么我给你去拿。”

    绣儿对着王康和王安说,“你俩在炕上坐着,别到处爬,不然摔下去,可疼了。”

    杨张氏说:“不是少东西,是那边的院子门还没有开。”

    绣儿听了杨张氏的话,“院子门还没有开就先别过去了,冷屋冷灶的,也不舒服。”

    绣儿又对杨张氏说:“你也不用着急,那边容易收拾着呢,不过,屋子里就是有点儿空,等杨超什么时候有时间就用剩下的边角料打些能用的家什就行,做木匠的,别的没有,这木头做的的东西还是少不了的。”

    绣儿指着北墙角的雕花黄梨木的椅子,“我也不怕你笑话,你看着椅子还是不错的吧?”

    杨张氏点头,虽然她不懂的事什么木头的,但是上面的雕花很别致,她的陪嫁里都没有这样的一件椅子。“师娘,这还叫不错,我看着它已经很好了。”

    绣儿听见杨张氏这样说还是很高兴的,不过还是说到,“好什么好,这都是杨超他师父,用人家剩下的木头做的,一般的人我都不告诉他。”

    杨张氏知道做什么的就会剩下什么,就像她娘家也是一样的,家里有磨坊,就是磨面的人收拾的再干净,在上面也会留下玉米面。

    杨张氏没有说话,见柜子上的碗和碗里的小勺,才问:“王安和王康现在不喝奶了吗?”杨张氏嘴里说的奶是指绣儿下的奶,而不是羊奶。

    绣儿现在一点儿,都没有谈及自己奶水的尴尬,绣儿当娘这么长时间,说奶水什么的事情,已经都习惯了,“哎,也怪我身子不争气,看着体格很好,但是奶很少,给王安和王康已经断奶了,奶说根本就不够他俩吃的。”

    杨张氏看着绣儿红光满面的,又看看王安和王康也是白白胖胖的,心里想,看来这用羊奶喂孩子还是不错的。

    杨张氏心里好奇,问道:“那家里养几只羊,才够用的?”

    绣儿回答说:“一只就行,不过我家养了两只,一只是刚买的,另一只买的日子有些长了,都不产奶了,过两天就把它去卖了。”

    杨张氏说:“那时候正好快过正月十五了,这母羊到时候容易卖吗?”

    绣儿哪里知道容不容易卖,这又不是猪,等着挨宰吃肉的。绣儿打算卖了羊才生了一窝小羊,还是一个很年轻的羊母亲,绣儿舍不得卖给杀羊的。绣儿打算卖给喂羊的。

    “好不好卖的,我是不打算喂了,家里有羊有味,人家来送活的就说过,我家的院子里现在就有味道了。”

    杨张氏,“我听我娘讲过,家家都有自己的味道,这有味道很正常,农家过日子,哪里能没有味道?”

    绣儿摇摇头,“这不一样,鸡鸭的味儿不大,这样的味儿确实有点儿大了。”

    杨超买完东西回来,拿出一部分给绣儿,绣儿推辞说,“我家里又不少东西,花这么多的钱干什么?”

    杨超知道平时绣儿大手大脚的花钱,不像是紧抠抠过日子的,他买的东西和绣儿平时回娘家买的也就差不多,要是和绣儿的侄子买给绣儿的根本就比不上。杨超知道自己的斤两也不和她们比,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比拿出去的东西是价值几何的,这根本就是给自己找难看。

    杨超笑着对绣儿说:“花的不多。”

    杨张氏也说:“就是过年过节的才买一点儿,师娘,这跟本就谈不上破费,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你也别嫌少。”

    绣儿听这么说,就没有再推辞,心里想着给这俩孩子从别的地方再补回去。

    杨张氏和杨超给绣儿放下东西就要去给王张氏拜年。

    绣儿想叫杨超和杨张氏把家里的东西带着,就不需要再去买了。

    绣儿的侄子们按说也是要来给绣儿拜年的,但是绣儿当时说,“家里也有孩子要忙,我也忙,你们能在家的时候也少,去你们堂姑家吧!去年的时候,你们堂哥来我家里了,你们也没时间去堂姑家里,明天不用去我家了,什么时候快走了,再去我家。咱们反正已经见面了。”

    “把这些都提着吧!”绣儿指着杨超买来的东西。

    杨超说:“师娘,这是给你的,给我姑的我也已经买好了。”

    绣儿送杨超和杨张氏出去,回来正好看见王安和王康两个人,忙活起来了,你给我一拳,我给比一掌的,谁也不让着谁。

    绣儿连忙爬炕,把两个小家伙分开。

    天气越来越暖,渐渐的都到了阳春三月。

    中午,太阳正好的时候,绣儿推着王安和王康出来晒太阳。王安和王康年龄小,但是在暖烘烘的太阳下面也是能感到温暖舒服的。

    李元义家现在不忙,看见绣儿推着在小车上的王安和王康出来,“你娘三,这是又出来晒太阳啊!”

    王康和王安,同时懒洋洋地微眯着眼,听见李元义家的话,连反应也没有给出。其实王安和王康在太阳下面一晒,现在有些困了。

    绣儿看见是李元义家,“嫂子,现在不忙了,吃中午饭了没?”

    李元义家见王安和王康困了,也没有逗孩子,“吃了。王平什么时候回来,这快一个月没有回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