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不要和奸臣谈恋爱 > 第109章 老画壁

第109章 老画壁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v,最快更新不要和奸臣谈恋爱 !

    九年前唐糖随祖父离京,纪伯恩尚是一位英姿勃发的小将军,唐糖现在闭上眼睛还能想起他骑在马上的模样,丰神俊朗得简直不惹一丝尘埃。(纪陶:喂

    地狱与岁月竞相磨折,加之毒药侵害……他变得蓬头苍老而不忍赌,成了唐糖口中的老人家。

    而那眸光之中,太多唏嘘深意,竟是言辞所不能表。

    纪陶自小最崇拜的就是他大哥,难怪此番见面,提及纪伯恩,他难过得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难为纪家兄弟,大哥近在咫尺却不得救,纪陶强颜欢笑扮作他人,纪二恨她入骨……

    入骨……此番纪陶能同他哥说上话的机会极少,也不得工夫细究,况且纪二根本就是知之有限的样子。

    知道点皮毛就能恨到这个地步……唐糖不由猜测,这个鱼池的馊主意,难道是自己的昆仑先祖祭出来,献给赵氏的?

    要真有那么缺德恶心的话,她往后还怎么面对纪陶?

    冷汗热泪前赴后继涌上,赵思危见她又一次泪汪汪的,催促道:“来福你东张西望的,可是喜欢这个地方?本王将你也打进来拉倒。”

    见她回神抹一把脸,又压低声嘱咐:“仔细花了妆。”

    唐糖再次望了望纪伯恩,他一直面无表情,目光也早已收了回去。

    此处绝非叙旧之地,惟有将大哥救出苦海,才是对那两道凄茫眸光的唯一补偿。

    她再不忍看,急追几步,跟着赵思危出去了。

    **

    老秃鹫被茯苓子邀了去西花园巡视风水,兄弟亲手种玉的工程,另派了人来监督。

    唐糖见了那监工却是大惊,青面兽席勐!

    他怎的出来了?道长难道不曾被发难拆穿?

    可那席勐始终青脸不语,老狐狸又不在身边,唐糖哪敢造次,只得默念着“他认不出我、他认不出我……”

    唐糖选了个草木生得比较古怪的位置停下来,偌大北花园,应当是经常有园丁打理才是,此处分明还可看出前次修剪的痕迹,何以草木依旧如此疯长?

    赵思危倒是十分信服,同个帮工似的,来福指这儿,他便举了铲子,打算往那处使劲。

    唐糖再无事可干,立在一旁递锹递铲,赵思危却很嫌弃:“不对不对,怎么又拿错了,本王要你帮忙比无人相帮还累,一边歇着去,坐踏实了,看你站着本王实在烦躁。越帮越忙!”

    难为他用这个法子照应自己的身体,唐糖喏喏低头认错,心底十分感激。

    赵思危铲土的动作倒还成些样子,唐糖觉得这个人要是当不成皇子,勉强去当个种地的,大约尚可称职。

    不过花园另一角的赵思贤便不是了,这位陛下看起来恢复了一些元气,不过才劳作了一阵,竟是一派挥汗如雨形容,体力之差可见一斑。此人貌似贤德温良,大概平日活得还不如齐王节制,得天下后,想必更是松了警惕,放纵无度什么的……唐糖从他的黑眼圈就看出来了。

    如今沦落到了阶下囚的地步,挖个土还有看守看着,他那假贤君的形象估计再没心思掩饰,忽而就在旁揶揄起来:“来福是觉得他家主子竟也变得虚伪了,呵呵,思危,你不是素来讥讽朕虚伪,却以真小人自居的?种玉……这种事情你自己当真相信?此等笑话朕是头回听闻,你是如何想到的?“

    秃鹫爹都要把赵思贤交给上天来处置的,这么个落魄天子,赵思危哪里会有搭理的心。他只当不曾听见,自顾自铲土挖坑。

    唐糖一直极小心地防着席勐,然而这个青面兽也不知怎么了,自始至终呆立在那里,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警戒之心。

    赵思贤也不顾自己蓬头垢面的丑陋形象,自撇开身边的看守,走到齐王近处,压低声问:“思危你究竟安的什么心?现在告诉朕还来得及。”

    赵思危埋头劳作,半天只回了他一声冷笑。

    赵思贤忽然看出来名堂,急问:“你为何铲得如此之深?父皇最惜草木。”

    赵思危不胜其烦,终于开口回了句:“我在种玉,自然要种得深些,根深叶茂的道理,皇兄可懂?”

    赵思贤借机引诱:“思危,哥哥年初送你去凉州封地,就是为了方便你就近明察此等天理难容之事。如今……我们自当兄弟同心,合力铲除祸患才是。”

    赵思危冷眼看看他亲哥丐帮帮主一般的脸,就像在看一个失心疯的病人。

    “思危,你不会真信父皇能借了那麒麟肉长生?”

    赵思危睨他一眼:“皇兄难道不信?”

    赵思贤一本正经教诲起来:“思危,我们都读圣贤书长大,子不语……”

    赵思危扫一眼唐糖,冷不丁就换了一副厉声逼问:“子不语?哼,我不过个孽子,皇兄却是个大孝子,你本来人心所向,若你不信长生,又何必灭益王府、毁玄黄塔、灭唐府满门、狱中刑逼大理寺纪三爷、烧刑部地牢、烧西京古玩街、烧三清镇古氏作坊……还要毒杀父皇?你所做的一切,不正为绝了他的那条长生之路?”

    此话一出,既是堵了这伪君子的嘴,又直接替唐糖将心中一团一股脑儿问出了口。

    唐糖浑身血脉霎时冰凉,行恶的凶手就在正对面,落魄得就像一个鬼魂,她一拳头揍过去,这个恶魔的半条命就要失去了,她却必须接着等、接着忍……

    赵思贤好人装惯,素来皮薄如纸,罪行被赵思危这样于光天化日一一揭穿,面上挂不大住,立时一阵青红白紫。

    赵思危看他那副窝囊样子,简直不齿透顶,继而提铲去刨那种玉之坑。

    赵思贤讪讪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神情凄楚:“毁玄黄塔之事,不好算在我的头上,我那是为父皇毁的。”

    赵思危不由发噱:“那看来,旁的都是你的账了。”

    “你知道的,朕向来只读圣贤之书,父皇去岁让朕为他献千人以祭塔,塔毁人亡之后,朕当时觉得整个人都要疯了。那不过是个开始,后来朕依命去了皇陵……思危,你可读过那皇陵中的玄黄碑文?原来父皇当真就是那玉麒麟降世啊!”

    赵思危十分同情地望着他的哥哥,这厮的确早就疯了。

    “思危,若他当真得了永生,你我兄弟何来生路?一万年太子你可愿当?”

    赵思危笑道:“我没有当过,没有发言权,不过你终是比我要下得去手。”

    大约人前的那层皮,他赵思贤也不打算要了:“别装蒜了赵思危,说起杀人,你难道不才是那个魔王?宁错一万,勿漏万一,朕既然做了,便不可留下一丝隐患。”

    不费吹灰之力,罪魁就这样认下了所有恶行,言辞之无耻……唐糖震惊得不会动弹。

    赵思危手中的铲子忽地顿了顿,冷冷将它一扔:“来福,本王挖不下去了,你接着上。”

    赵思贤大约都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的魔头弟弟早已一拳头招呼上去:“所以你就栽赃给我?”

    赵思贤原是个白面书生,落魄了几日,眼下又无前呼后拥的帮手,哪里能是赵思危这个魔头的对手,晕晕乎乎伏倒在地,鼻血狂飚。

    前一刻的气氛还冷峻似冰,这会儿居然一拳见血,俨然成了一场十足的打戏。

    不过,唐糖很快从看戏的亢奋之中醒悟过来,赵思危是个就算戴了绿帽,也能想起来借题发挥一把,要拉着不听话的老丈人同去看戏的绝对功利之人。他被赵思贤栽赃又不是一天两天,何以这会儿如此忍不住,出此泄愤之拳?

    等等……赵思危方才在说“来福……接着上”?

    赵思贤已然开始讨饶,阵阵哀声听上去已是毫无威严,赵思危看那来福小呆瓜居然立着纹丝不动,气不打一出来,只好继续落拳头,雨点般招呼在赵思贤的脑袋上,嘴上提醒着:“来福你究竟在做什么?”

    唐糖猛然惊觉,握起铲子就往方才那坑边去,咦,这个地方下面是……只要轻轻伸手一捅,下头立马就是一个窟窿。

    再看上头覆的那薄薄一层,俨然是一层覆盖其上的厚油布,许是覆盖年久,那布片已全然发了脆。

    这个洞打得也是恰到好处,居然精巧到堪堪将上头的覆土挑弄走了,只留了这么块掩人耳目的脆油布。齐王殿下这个掏洞的手艺不知……哪一派的?

    赵思危不跑去当盗墓贼,简直屈才。上回在公主墓,真应该唤他屈尊帮忙打洞的,少说能省下十二个时辰。

    他一边揍人揍得欢实,一边感知到唐糖已然近了那个坑,暗自放下心。

    赵思贤大约已经鼻青脸肿了,赵思危的拳头落下去总算轻了些,这才察觉拳头生疼:哼,本王为了给你打掩护手都肿了,你愣到现在才到坑边。人家是生个孩子傻三年,你这还没生,居然就开始犯傻了!

    唐糖莫名打了五个喷嚏,轻轻捅破了那层脆油纸,将脑袋探在洞口,感受洞里传出的气息。那是一股带了潮湿的霉味,就像是老房子闷得年久所致。她初步判断里头并无古怪,至少没有任何毒气。

    洞口不小,足可以过一个大胖子,来福是个小胖子,自然不在话下。

    唐糖极欲下洞一探,老狐狸给自己创造了这么一等良机,总不能不允她下去罢?

    北花园的岗哨视线无法到达这个莫名出现的地洞,且他们都知齐王兄弟俩乃是奉命在此种玉,始终也没人制定过一个标准,土应当刨去多少,坑可以挖成多深云云,故而他们弄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坑,压根就无人在意。

    赵思贤在不远处倒霉挨打,大约早就晕过去了,自然也没法关注这里。

    她忌惮的只有席勐,他一直就盯在此间当监工,她悄悄瞄向席勐的位置,不料这个青面兽发现她看过来,居然索性转过身去!

    这个席勐是个假货!

    老狐狸花了这么多心血,作下如此细致的安排,辜负他才是不对的。

    唐糖完全抛却犹豫,半伏于地捏了柄锹伸下去探了探,原来此坑极浅。

    好奇心就快要撑破了,她往小腹上轻轻摸了把,将身子从那洞口小心送了下去。

    这个洞并不大,可容纳的人数相当有限,喊一嗓子甚至不闻回声,而洞内霉腐之味更甚。

    洞口的光不够照亮整间洞,唐糖摸摸身上,难为纪陶在这种情形下都能如此细心,替她换上来福衣裳的时候,居然还为她在夹衫中备了一份火折。

    唐糖点亮一根,这个洞呈水滴形状,洞壁是由石头打造,壁上光滑无物,不像会有厉害机关的样子。

    然而这次涉险的心境,与在公主墓同益王府鬼宅皆已不可同日而语,心中的勇气是满的,这条命却早就不是她一个人的,唐糖不能不小心谨慎。故而分明料得此间无险,依旧是贴壁缓缓而行。

    因为头上覆盖的乃是湿润的泥土及植物,石壁摸起来潮潮的,倒还不算冰凉。

    摸到那水滴地形的最窄处,火折上的火焰忽然跳动了一下,变得更为明亮,唐糖正巧发现,那个角落缝隙不是石头所铸,却是用泥封上的。

    她大觉蹊跷,整间小地洞都是石壁,何以专门在此糊了泥巴?

    她寻出贴身的凿子来,那些泥巴干结经年,凿子仍是赵思危赠的那柄,故而锋利好用,凿起来倒还不算费力。那些封泥便簌簌落落,从缝隙间散碎着掉下来。

    可惜唐糖一直未能寻到破绽,然而就在那火折将熄未熄之际,火光终于映见镶嵌于缝隙之间,那枚仅仅铜钱大小的凹槽。

    那位置生得极为隐蔽,若那火折早熄一瞬,几乎就可能错过。

    唐糖隐约觉得看到了熟悉的东西,可她再没有火折,只好小心去探抚那个凹槽。

    这枚凹槽的刻痕告诉她,方才隐隐望见的很可能就是一张小狐狸脸,至少轮廓摸上去与平常见到并无大的不同,狐狸嘴笑容的弧度亦完全合乎记忆。

    初探告捷,唐糖打算出洞,请齐王想法知会纪陶,而后商量妥当,再作下一步的打算。然而聆听了半天外部动静,上头的人仿佛越聚越多,大约都是跑来劝架的,好像有人在说“再打要出人命了”。

    唐糖并不担心赵思贤的命,不过她担心那个窟窿……果然忽地“轰隆”一声,那一抹亮光倏忽就熄了,声音隔绝,上头的那个世界如同在瞬间消失无踪,只剩底下这片静默黑暗。

    有人将那个洞口给堵上了。

    封洞之人的应该用了块什么石头,不过这会儿唐糖就算力大搬得开那石头,她也不可能公然在人群之中从这个窟窿里钻出去。堵洞人很可能就是那个假席勐,当是真的为了掩护她的行迹,总不见得教人发现,齐王殿下的来福公公是只胖地鼠罢。

    那股潮湿霉腐的气息迫得唐糖极不舒服,她并不觉得害怕,因为纪陶就在不远处。但她终是犹豫起来,本因不知那小狐狸脸启动后,会有甚样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她是打算出去知会纪陶后再折返入内的,这会儿一时半会儿出不去,要不就先……

    她用自小就用的法子咬破手指,挤出血珠,轻轻涂布于那枚狐狸脸的表面,她以为门后头亦是会开出一片漆黑,孰料那水滴洞最窄处的石壁“吧嗒”缓缓移开,那条紧窄石壁之后,竟露出一间金碧通明的中型空殿来。

    不知哪个地方传来些缥缈的舞乐之声,殿堂之内没有任何阴森恐怖的气氛,连先前惹人恶心的霉腐之味亦不见了。她惊讶得无以言表,如果说这个地方连赵途玖都不知道,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所在,又是何人于墙上点燃的长明之灯?

    唐糖以为这个殿堂必定通往城中别的所在,然而细细绕了一圈,却发现这间屋子除了那个水滴洞的入口,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殿堂一侧绘了一幅巨幅壁画,色泽无比艳丽,有如是新近绘上去的。唐糖不懂丹青,只认得上头那几个瘦瘦巴巴的西域飞天。

    虽说纪陶从来并不嫌弃她瘦小,不过自从她怀了孩儿,自己还是慢慢意识到姑娘家有时候还得有一些肉,才好看的。

    纪陶少时反反复复做过一个梦,梦里头有架大木鸟,可以载人,人能驾乘它于高空里翱翔。

    梦醒了他告诉她,又玩笑说:“小糖糖,你说哥哥以后要不要当一个会飞的神探?”

    “要!”

    唐糖为了满足纪陶的这个梦,不知道偷偷翻阅了多少书籍,后来入京,她开始零零散散地做一部分,去年纪陶生辰那天,她本已将那架大鸢的主体都画了出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来纪陶唤他做小木鸢,能够那么顺利的缘故。

    那些零散部件都在去岁冬天,被她埋了纪府南院。那个时候她傻乎乎被老狐狸骗,自以为移情别恋,辜负纪陶,便一意埋了。这个磨人的老狐狸!

    想来要非这半年颠沛,家中那架大木鸟怕是早就完工了。

    要是纪陶看到画上轻盈的飞天,到时候肯定要笑她如今像一个球,上不了木鸟罢。

    这座空殿之中实在无有别的值得注目的东西,唐糖只好继续琢磨壁画。

    整幅画总体看来略嫌简单,但于近处细看,烟雾缭绕中,除那寥落飞着的几个飞天,整幅画壁的底色之上,竟是密密绘着许多工笔的青鸟。

    青鸟的形态各异,唐糖慢慢发现这些形状根本不是鸟身飞翔的姿态,倒像极了昆仑的蝌蚪文字!

    那么多密布的青鸟,难道根本就是一幅文字碑帖?

    可惜唐糖完全看不懂,别说他们分布得如此缭乱花哨,即便按列排得整齐均匀,唐糖照样不认得它们。尽管一直有老狐狸在旁熏陶,可唐糖一看这蝌蚪字脑壳就疼,一册经书里她能认出的惟有那个“麒麟肉”,不过这个词,在这面壁画上显然未被提及。

    这面画壁之上必定记载了一些与秘密相关的东西,无论如何也要出去将老狐狸弄来,不然她一个人是怎么都无法解开的了。

    这个时候唐糖听见有工具在石门之外凿打的声音,方才的石壁门早已经自动闭合上了,她有些紧张,要是被秃鹫的人闯入,来福公公这个时候是不当在这里的,自己的身子迟早会被揭穿,齐王殿下要怎么解释?这幅未解的画壁恐怕更是难保。

    然而凌乱的凿打之声忽而停了,换之以规律的敲击声,三长、六短。

    因为那夜中过席勐的诡计,唐糖变得更为谨慎,轻轻回了三声,外头有人在说:“有人在么?”过了会儿那人又道,“这个缝真会是个藏宝洞?太离奇了。”

    秦骁虎的口音极重,唐糖一听就认了出来,便急将石门边的暗锁拨弄了一下,石门应声而开,席勐就这么出现在视线里。

    她冷汗:“你是……”

    可那席勐傻乎乎的:“来公公里边是你?”

    道长阴沉的脸很快亦从石门中露了出来,冷冷嘱咐:“麻烦胖……我是说麻烦孙将军回避一下。”

    秦骁虎扮作的席勐十分不知所措,一时傻愣在那里,就一个来福公公在此,他又为什么要回避?这是一间空荡荡明晃晃的殿堂,他要回避去哪个角落比较合适?

    唐糖心内惶惶,毕竟纪陶是精心安排她离开的,她一意孤行留下不说,一个人犯险已然探到了这个境地,纪陶一定已经气疯了。

    她想想别无他法,也不顾有外人在场,急攀上去,踮脚拎过道长便吻。

    秦骁虎对纪陶的声音并不熟悉,自从被莫名其妙弄出来,又化妆成那个青面兽的样子,人和人的关系实在太乱,他至今还没能弄懂。这会儿更是目瞪口呆,齐王殿下的小公公,是什么时候与这位道长勾搭上的!

    要命的是这位道长起先一直沉着脸,架子十足,不予回应,可那来福小胖子实在热情似火,亲得人不忍直视,喂喂……道长你就算招架不住,也不用索性抱起这小胖子热烈回吻罢?

    等一等,不是吻,道长是用咬的!

    秦骁虎揉揉眼睛,望望天花,着实无法理解,为什么他才被关了这么几天,这个世界的口味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他觉得自己怎么……好像还是喜欢甜甜糯糯的软妹子啊。

    唐糖被纪陶放开,喘了半天,将喉咙口的软木揪走,方道:“道长好生重口味。”

    纪陶冷冷睨她一眼:“你不重?”

    唐糖两眼一红:“你咬我。”

    秦骁虎这才豁然明白过来,一时脸红透了,赶紧非礼勿视面壁去,诶,这两人……口味也实在太重了。

    纪陶问:“痛不痛?”

    唐糖低头摇了摇:“你是知道我这条命的,本来你不在了,我压根就不想要的。此番你要我独个跑出去不顾你……”

    纪陶默默听着,秦骁虎觉得自己有点多余,离另一侧的墙更近了些。

    “你本是最懂我的,我从来就是这么个不要命的性子,况且这事情根本就牵扯着我。我一直都这么告诉你的,除非我死了,不然这一辈子都放不下你。”

    这小孩表白起来也不分个场合,纪陶很想要再抱抱她,可想着不能这么由着她不要命,这才拼命忍了。

    唐糖以为不受他待见,泪滴落在地上:“我见着大哥了。”

    “我知道,齐王已然派人去了城东。”

    纪陶很难得一直不给好脸,唐糖愈发的心虚,喏喏的很可怜:“那就好,那就好。”

    他看她这个可怜相,怨了句:“真不如小时候听话。”

    唐糖难过死了:“怎么……”

    “小时候让你望风,你便望风,从不自作主张。现在连这都不肯听,你出去了,我才可安心办事。”

    唐糖抹干泪,想起来当说这事,拖了他跑去那壁画前:“我不能出去啊?三爷先读了此处文字再说。”

    纪陶立定画前,哪有文字,一墙的彩画。

    唐糖吸吸鼻涕,又指指那些底色上的飞鸟,他才不由怔住了。

    纪陶近来读得尽是这些昆仑文字,早就了熟于心,默然细读,原来只须花费片刻。但唐糖发现他仅在第一块的文字前就重复读了好几遍。

    “糖糖,若非其间描述了颇多细节,我真不信这副壁画已存于世百年之久了。”

    “百年!可这颜色这样新……”

    “所以我起先疑惑。但这一篇碑文,在第一段中,用当时的视角,记叙了百年前,高祖还是前朝的西南小侯之时,那末代无道,内乱迭起,西北一带尤为内忧外患。是时赵氏举义旗讨贼,昆仑国为救天下生灵于水火,如何以神力助那赵侯平定西北的细节,其间提及数座城池,皆是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孙将军,我对西北军事不熟,灵铜、比鹿以及鱼峰,可都是西北重镇么?”

    秦骁虎本来一直不好意思转过来,此刻不得已转身点了头:“的确是,不过据我所知,道……三爷提的这几个重镇,百年前都经过一场重要的战役,而且皆被当作高祖亲征的伟大战役记载于军史之上的。的确都有……兵不血刃之美誉。哦,三爷以后还是唤我秦骁虎好了。”

    唐糖不解:“我记得上回听你们说,平定西北的功臣不是钟离氏么?”

    秦骁虎对军史的确很熟:“钟离氏乃是高祖麾下大将,乃是首要功臣,亦是从西南那边出来的,故而是高祖的铁杆心腹,听说高祖爷什么事情都不瞒钟离将军。”

    “那功臣里头为何没有昆仑国的将领名字?如果昆仑帮了那么大的忙,史料之中理应有所记载,会不会在当初,昆仑国同那高祖爷讲妥了什么旁的条件?故而高祖没有将其看作是受助,只觉得那是做了某种交易?”

    什么条件?

    难道那喝人血的血鲵,根本是昆仑国的人爱吃,故而要求赵氏为他们建个养鱼的池子,给他们养鲵吃?

    不过,昆仑国既有神力,又标榜是为救生灵才兵不血刃地助了高祖打胜仗,这样厉害的民族,怎么反过来又要用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作恶?这实在是说不通。

    纪陶已然开始读第二段,声色和缓了好些,还揉了揉她的脑袋:“容我再读下去。”

    唐糖看他终是不忍心对自己绷着脸,又喜又羞,往他揉过的地方又挠了挠。

    秦骁虎十分犹豫,不知是不是该转回身去。

    这一次纪陶读完了长长一个中段,他越读下去,面色就越是凝重,唐糖尤为担心她预料的事情中了,既着急想要知道,又很怕她那昆仑先祖,真有什么对不住纪陶的地方。

    纪陶读罢那一长段,竟是微微叹了一息。

    唐糖忍不住问:“怎么了?”

    “人心岂有餍足时……”

    “呃呃,不要真的冒充起道长来了啊。你还没读完,何来此叹?你从不这样感叹事情,究竟读到了什么离奇事情?”

    “你猜猜看。”

    唐糖想了想:“高祖接受援助之后,成功将那些地盘收入,并由此发家,继而一举平定了中原,登了位。如此推测应当没错罢。”

    “没错。”

    “那如果当初的确存在一场交易,昆仑国一定有什么请托……难道高祖沽名钓誉,为了说出去都是赵氏自身的功劳,故而反悔了?昆仑国气不过,铭文在此,希望后世能有人看见高祖的赖皮行径。虽然不是汉字,赵氏仍怕没有信义的行为败露于子孙后世,故将此洞封存,以祖训告诫子孙,不得启封这个秘密……呃,我身为昆仑子孙,不知又能做什么?为祖先声讨赵氏?”

    纪陶苦笑:“怎么事情被你这么一白话,反变得小孩过家家似的。”

    唐糖瞪起眼睛:“真的是这样?”

    纪陶点头:“铭文在此的用意也许是记录,反水那部分,其实我是猜的。此处使用的笔调比较柔和宛转,并没有将那些约定列作条款,只说他们挑中了赵氏,相信他们能够依约践诺。不过从约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后来高祖的确违背了承诺。”

    文字中提及的约定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昆仑国如何帮助赵氏平定一方的因由及细节。大抵就是高祖受伤误入昆仑境,昆仑王族的人将其救下,留下养伤,伤愈更是好生款待了一番。经那段养伤期间的观察,族人皆认定这位赵氏高祖是位有道并得了天命的真豪杰,他日定为一代明君,可信可托,故而决定——助其成事。

    听纪陶念着,唐糖暗自倒有些不好意思,她的祖先也太自大了,又不是家里招女婿,天子天子,能成为一国的开国之君,大抵总有一些自己的造化与运气,怎的到了这里,都成了他昆仑国的魄力和眼力?

    第二部分的开端,讲述了昆仑国请托赵氏做那两件事的原因。

    唐糖也不知是不是昆仑一族太过自大,往简单里说,文字里描绘的昆仑国就如同仙境一般,简直世上无处可及。昆仑王乘的是紫云之辇,辇是由九色斑龙所驾,这些大牛皮就别提了……那个受伤的赵氏,他们供他吃的亦是佳肴上果、芳华百味,听的是妙曲仙音。

    唐糖实在汗颜:“这要真是我家先祖,这富炫得简直不可忍啊。”

    纪陶好笑地瞥她一眼:“你忘了你的藏宝山?”

    秦骁虎竖起耳朵,什么,常葆山和这个也有关系?

    唐糖不肯置信:“上头说的这个昆仑国哪里是人住的地方,根本是话本上说的天界么。”

    “那你就是我的小天仙。”

    唐糖眯起眼睛,笑得有些羞赧。

    秦骁虎在旁听故事,将将听出些滋味来,看此情形,只好又转了回去。也不知道自己造的是什么孽,被道长拖了跑来这里。

    纪陶哪里顾及旁人,只管指那画壁接着讲述:“这里讲到,可惜昆仑国地多人少,日渐出现人不够用的情形。”

    唐糖很奇怪:“人不够用,怎么个不够用法?”

    纪陶坏笑:“就是……男多女少。”

    “……难道那昆仑王是打算让赵氏往昆仑运送一批汉女当媳妇不成?买妻啊?”

    “要反一反,是昆仑王打算送一批王族仙童,唤作麒麟子,去到中原,修习中原文化,顺便与汉人通婚,以便将来领佳妇归故土,充实昆仑血脉。”

    “总的来说,我家……呃我是说这昆仑国的人,好像并没有存什么歹念啊。通婚罢了,而且人家也没逼着姑娘远嫁,是先打算上门去骗,待骗得了手,生了娃娃,再领回家去,嫁鸡随鸡,对那女子总还说得过去。”

    纪陶摸摸胡子:“诶,贫道在想,贫道究竟占了多大便宜。昆仑国男多女少,我居然还敢娶了人家那么好的姑娘,昆仑一族又少一女,岂不要视贫道为世仇?”

    唐糖嗔望他一眼:“你这老狐狸,从小就惯会甜言蜜语。”

    “惯什么?我对别人可曾这样,因为你是糖么。”

    秦骁虎恨不得把自己挤进墙里头算了。

    细想想却也是服了,值此虎狼险境,纪三道长这位活宝,居然还能有条不紊讨好自己的媳妇,怪不得人家娶得着老婆,他却只能从旁干看着。

    待此地事了,他孙飞虎……要不要考虑下拜三道长为师呢?

    唐糖催着:“行啦,还有第二桩请托——是什么?”

    第二桩请托很有些玄妙,这昆仑国也不知主要是从事什么产业的,传教?卖鱼?说是为令众人体悟天地之好生之德、载物之厚,故而要求赵氏建国之后,于昆仑墟上方的雪域之间,建一个超大的放生池。

    放生池落成之后,能护佑那些出得昆仑的麒麟子,在中土一切平安,同时亦能庇佑赵氏一族永世兴旺,国祚绵长。

    二事做成之后,昆仑国还有巨礼相送——世间盛传之始皇传国玉玺。

    “我这一路过来,于雪域里可没有看到什么所谓的放生池,齐王说的那个放生池,难道不是下头养鲵的池子?再说雪域之中建鱼池,那鱼不都成了冻鱼?怎么有可能养得活?”

    纪陶亦摇摇头:“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高祖应当是食言了。”

    “这件事情……你是说,前一桩,那昆仑国麒麟子入汉,是实施了的。后面鱼池之事,高祖没有照办?”

    “有很大可能。”

    “嗯,非但没有照办,他还将这个地方封了!但是问题在于,建个鱼池,最多花些工本,最坏的结果是鱼养不活,但好歹践了诺,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而且照这里的说法,这件事情对赵氏有百利而无一害,传国玉玺都在人家手里,赵氏高祖何苦要食言而肥呢?”

    “你想不透?”

    唐糖摇摇头。

    纪陶心疼地揉揉她的鼻子:“孩儿们今日可都听话?”

    “听话的。”

    “只有一个缘故。”

    唐糖猛想起纪陶此前说的人心不能餍足之语:“你是说,高祖爷反悔,是因为平定天下后,想起了于昆仑国养伤时度过的那些神仙般的日子?可那些不是昆仑人吹牛皮么……”

    “吹牛皮是你的猜测。”纪陶指指那段描绘昆仑国的文字,“吹牛的意义何在?祖父永葆童颜,你的皮肉受了伤,愈合的速度惊人,这都是长生的明证。帝王坐拥天下之日,能再令他起贪念的事情不多了……”

    “那他理应再赴昆仑,求访长生之道才是。纪陶,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里不正是号称昆仑旧城?这一族百年前还在这里书写下文字,现在他们究竟去了哪儿?”

    这个地方显然是百年前所建,建造的目的,想必正是为了掩盖那笔交易?”唐糖有些紧张道,“难道是被……赵氏害死的?”

    “不像。如果昆仑国有让外族人远迩来服的神力,赵氏对其当是十分忌惮。”纪陶摇头仍觉得不像,再指那画壁,“这个地方建造得如此精致,书写亦很从容。你看,这里还有一处证据,记录高祖离开时,悄悄于离途之中留下印记。然而行文中称,这些印记不过都是徒劳之幻觉。我为昆仑一案,详读过许多史料,史载高祖仅在开国当年,就曾两次入昆仑境……现在想想,高祖多半是回去寻了,然而寻向所志,却迷失……不复得路。”

    “匪夷所思。”

    “是。”

    “纪陶,你的观点是不是,高祖寻不到来路,便索性封死……能不能算出口?无论如何,这个地方是唯一同昆仑国有所联系的,他为何要封死?他当留着那些出口,才有求取长生的机会。”

    “你别忘了那一批远赴中土求学的麒麟子,他们尚留在这里。”

    “他们一定有法子回去!”

    “为了引他们回到故土,也当封存这个地方,以便回乡之人不得其路而归时,好守株待兔,一举……”

    唐糖心都快跃出来:“这个解释十分合理!”

    “我都只是在作假设,仅从秃鹫为人来推测,若高祖是齐王那样的人,这样的推论便全然说不通了。”

    “赵思危那就是个奇葩……他根本没兴趣多活,说是活够八十足矣。”

    纪陶骤然没兴趣推理了,脸一沉:“八十岁?你俩约好的?”

    秦骁虎一直像个局外人似的旁听,这会儿使劲嗅了嗅空气,这间屋子本来没有气味,现在空气忽就变得酸了。

    唐糖急辩:“没有没有,我就随口一说。方才说到了哪儿……哦,守株待兔。只是不知那些麒麟子后来的下落……”

    纪陶又别扭了一下,方才继续道:“赵氏祖训中,也许还有赵秃鹫不曾透露的部分。或者高祖的后代们更换了目标,他们不曾亲见高祖提及的那一处昆仑仙迹,更苦寻不见,只得转而去探寻那些看的东西,比如麒麟子不老之谜。这样一来,你祖父隐居南凉,后来又秘迁孟州,就都可以解释了。可记得你祖父衣饰?在南凉之时,祖父尚且年轻,许还不懂得麒麟子生长于斯的凶险,后来慢慢体悟到,才开始了隐居生涯。”

    唐糖不解:“隐居?可祖父分明去了京城那么危险的地方。”

    纪陶道:“这倒不怕,我不也扮作二哥,行走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很久?正所谓……灯下黑。”

    “可他终究还是得了那传国玉玺。”

    “放在京城那便算他得的?将东西亲手取出的是你,也许……也只有你可以取出。”

    唐糖愈发惊奇:“你是说,他们可能是强取了那口马蹄棺椁,却全然无法打开。祖父入京,难道是为了那东西?”

    “我曾无数次揣想祖父赴京之事,揣测了很久祖父当日之用意,却不可得。今日读了这段文字,才有些想通了。赵氏将目光转向麒麟子。而那些麒麟子的后人,即便归路被封,理应依然满腔热血要归故土,就同那些昆仑寨的族人一般。但他们也许全都未能回去,很可能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将他们回家的那个契机……或者是工具,改变了。”

    “马蹄棺椁本来不在京城,难道应当在这里才是!”

    纪陶顿首:“还是那句话,这都暂且只是推测。”

    “想一想倒是顺理成章,只是我还有一个疑问,祖父何以留下“还债”一说?为什么还债?”

    “那想必就要推测到老益王妃了。”

    唐糖思索:“那老益王妃真可谓一生传奇,私生下那位公主,却根本不是皇亲骨肉,最后偏又在那样一个地方终老。”

    “终是可能,老却未必。那一次掉包新娘的决定,于祖父来说,兴许是个永生不能释怀的错误。将亲妹妹送去虎穴之中,只为寻回那条归乡之路,代价实在太高了。那并非一个人的一生,连同明瑜公主……他临终时留给你那一席话,亦是为当年的决定而抱愧罢。当日于那公主墓中,终是我太过大意,将那册子失手于我二哥,不然秃鹫至今……想必根本不知那麒麟肉为何物。”

    唐糖只觉得心惊肉跳:“纪陶,你这样一说,真是全副贯通!我一直想不通那明瑜若是我表姑母,亦为昆仑血脉,何以要出卖这样的长生秘籍与那秃鹫,送我入水火,现在方悟,她憎恨的原是我祖父……给了她一个如此不幸的人生。齐王曾经告诉我,秃鹫寻求长生之路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是为明瑜所设计,二人爱恨纠缠,相爱相虐……早就说不清谁比谁更悲剧。”

    纪陶看她情绪不佳,极力想要让她高兴起来,抚须道:“故而选对人最重要,贫道的媳妇就极有眼光啊,从小就看出贫道是个只会拼命疼爱媳妇的小哥哥。”

    秦骁虎面壁听着,暗暗点头:的确很重要啊,我师父好生厉害。

    唐糖笑出了声:“我没看出来啊,我就是图三哥生得好看。”

    道长假作挫败地捋一把胡子,忽便有些伤感:“我记得你小时候,觉得最好看的人,分明是纪伯恩啊。”

    唐糖笑得泪涌出来。

    纪陶被自己的话激出斗志,他做事不爱唱高调,此番竟是难得信誓旦旦:“我非救了他们都出去不可,就在今夜,这一城的人。”

    “嗯,一起啊。”唐糖任由泪落下来,落够了跑去道长身上蹭。

    纪陶无可奈何搂了会儿,变了盒眉粉出来替她补妆:“来公公悠着点哭,咱们这张脸得用到出去的时候呢。”

    秦骁虎回头偷眼猫猫那盒眉粉,可惜太远看不清楚粉盒是哪一家,自己是个粗人啊,这种东西不懂选购的。师父的意思是不是:画眉是第一课?

    唐糖这才想起问:“你们怎么进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我计算有误,看来这章无法是尾声,下章才是尾声。结局应该也会有两章。

    纪陶:你就是想整我,我已经预见到了。